收藏群,字画收藏群,艺术品收藏群 收藏群,字画收藏,工艺品收藏
收藏群
进群加qq:116485572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鉴藏 > 几件崇祯青花瓷器的文化联想
几件崇祯青花瓷器的文化联想
2023-11-21 23:24:28    浏览次数:723 次
 
 
明代瓷器的工艺技术高峰,按照明清两代研究者和收藏者的通行看法:青花,永宣为上;彩瓷,成化为上。这一观点延续至今,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由此直接影响着陶瓷收藏研究、博物馆藏品定级和艺术品市场的买卖。最直接的表现是,近年拍卖市场的明代天价瓷器基本上被永宣青花和成化斗彩占尽风头。2011年,香港某拍卖公司拍卖的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成交价高达1.68亿港元;2017年,香港拍卖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碗,成交价2.29亿港元;另一件让人惊讶的明代天价瓷器是众人皆知的鸡缸杯,成交价高达2.8亿港元。

永宣青花、成化斗彩,一直被人们稀罕看重的文化因素大体是:永宣之际明代已进入国力鼎盛时期,御窑初创,大量财力物力投入到瓷器烧制中,宣德八年(1433年)一次下单即达44万件之多,如此巨大之数量,自然会产生一批精细作品;成化时期,成化皇帝与万贵妃琴瑟相和,影响到宫廷瓷器审美与创作,炫目、明丽的色彩,玲珑小巧而又细腻精致的器形为一对恩爱情侣带来无限享受,因此,成化彩瓷之明丽、精细、小巧,基本上可看作女性审美的杰作。

全面审视明代瓷器艺术的发展历程,总括起来,永宣、成化瓷器强于明代其他时期的特点在于:工艺技术的讲究、胎体的细密、制作的精巧、画工的精细几个方面。但是,若论明代青花瓷器绘画技术之成熟、之美好,艺术成就之超群,当推崇祯青花人物故事类瓷器。

明代崇祯时期,官窑已废,大批窑工、画师流散于民间,为谋生计,他们以侍庙堂之绝技,奔走于江湖之间,为民窑的陶瓷艺术创作贡献才华。晚明之际,资本主义萌芽,中西文化交融加强,皇权松动,思想文化繁荣,反映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宫廷庙堂作品,更加自由、奔放和率意。此时,艺术流派在江南各地纷争蝶舞般涌起,以顾正谊、董其昌、陈继儒等为代表的华亭派;以丁云鹏、李流芳等为代表的新安派;以徐青藤、陈白阳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派;以陈洪绶、吴彬为代表的人物画派等,虽然兴起时间不同,但都从不同地域、不同侧面影响了晚明画坛,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崇祯时期青花瓷器的绘画创作。在创作题材上,此期青花瓷图案的选题不再受明代皇家思想的拘谨,相对自由地选取了人民喜闻乐见的各类民间故事、戏剧故事、传说等。
 
 
热门排行
 
杭州有一位“书法奇人”为练书法20年不下楼
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多元化路径研究
不朽的遗产——黄宾虹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特展
何谓“江南”——谈谈文化概念中的江南
中国最具收藏潜力画家——访著名油画家阮凤平
洛朗·勒庞被任命为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
中国最具收藏潜力画家——访著名油画家阮凤平
博物馆新“夜”态助力城市夜经济
德国推出贝宁青铜器数字数据库
“亚运风采”篆刻文字与图形印记作品展在杭州
“问秋探艺”速写精品在金华展出
画意阑珊:郑慕龙诗歌、散文赏析
克里斯托包裹凯旋门遗愿将在九月实现
贵州:“非遗博物馆”旅游热
非遗展陈需避免“先天不足”
收藏群,网站资料均来自网络,有版权问题请告知,以便随时删除。
豫ICP备13015762号-16
技术支持:收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