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新“夜”态助力城市夜经济 |
2023-11-21 22:42:36 浏览次数:808 次 |
|
|
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一座城市,会选择到当地的博物馆打卡。中国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当前是暑期出游旺季,博物馆作为备受瞩目的文化消费目的地,也纷纷延长开放时间,新“夜”态不断推陈出新,为观众打造“博物馆奇妙夜”。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发布的《关于做好暑期学生观众服务接待工作的通知》提出,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在暑假期间,可根据自身条件,适时延长开放时间、开展晚间夜场文化活动,或是依托已经计划开展的活动,适当安排晚场接待。
自今年5月以来,北京市以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北京博物馆活动月。在此期间,北京30余家博物馆积极探索延时开放服务模式,结合各馆特色,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其中,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铁道博物馆等17家博物馆在开放日延时开放至19点半。
“暑期是旅游旺季,也是博物馆参观的高峰期,很多博物馆常常预约不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坦言,延时开放或开设夜场是缓解博物馆预约难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6月8日,江西省博物馆“釉见敦煌——瓷画艺术展”在晚间开幕,吸引了大批观众前往观看。展览集中展出了60件景德镇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敦煌壁画主题瓷画,以现代陶瓷语汇诠释敦煌壁画新貌。此外,还展出了20件来自敦煌的高保真复制藏品。对此,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以夜间开放的形式融入“夜经济”,丰富了夜间文旅业态。
|
|
|
|
|
|